在技术狂潮的推动下,奇虎360集团(Qihoo 360 Group)悄然推出了其最新的AI驱动搜索应用——“纳米搜索”(Nano Search)。此应用现已上线苹果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应用商店,显然是个雄心勃勃的举措,旨在与百度、阿里巴巴的Quark、MitaAI以及PerplexityAI等产品展开直接竞争。
“纳米搜索”结合了大型语言模型(LLMs)技术,力图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全面的搜索体验,涵盖搜索、阅读、写作与创作等多种能力。其口号“解锁每一个问题,看到每一个细节”不仅传达了它的功能承诺,也表现出360在重新定义搜索体验上的雄心。
在本月早一点的时候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360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周鸿祎透露了这一AI搜索产品的推出。其中,他提到传统搜索引擎面临两大难题:关键词的匹配偏差和信息质量的不均衡。周鸿祎强调,尽管大型模型强大,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学习复杂的提示和对话技巧往往带有不小的门槛。因此,360的AI搜索旨在突破这一障碍,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低门槛体验,成为AI转型的理想案例。
为了让用户能有更多样的搜索方式,360也支持文本、语音、图像和视频等多种搜索形式,回答的问题涵盖从识别人物和物体,到处理问题甚至是提供旅行指南。此外,该应用能够接入16种主要的大型模型,包括搭载了最新技术的Duba和Wenxin Yiyan等,向用户更好的提供写作、分析、翻译和旅行计划等智能工具。
这一切都标志着360与百度之间一场新的搜索引擎竞争的开始,令人不禁忆起十多年前的激烈竞争。这次双方都进入了“AI搜索”领域。在2023年4月时,周鸿祎分享了360的AI发展的策略,即双翼战略:一翼专注于开发自身的生成性大型语言模型引擎,另一翼则侧重产品研究开发及相关服务的部署。
他强调,360致力于推出中国首款AI搜索引擎,同时还在开发基于搜索场景的AI助手产品。这些创新旨在颠覆传统搜索模型,并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智能、更便捷的搜索体验。
从用户的角度看,360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微软“新必应”的模式,将其360GPT产品矩阵“360Brain”整合到搜索场景中,推出智能搜索引擎的新一代产品。目前,360正在与企业客户进行私测,并计划推出AI浏览器和个人助手产品。同时,360还将开设一个AI商店,整合图像生成、写作和音频制作等多种AI工具。
有趣的是,在2023年9月,360自主研发的通用认知模型“360Brain”获得了注册并全面集成到和浏览器中。到今年年底,360的“启源”大型模型也获得注册,这使得360成为中国首家拥有两个大型模型的科技公司。据报道,“360Brain”在推出的第一周就吸引了300万用户,产生了超过5000万次互动,其表现超越GPT-3.5,成为国内顶尖的大型模型之一。
在不断演变的AI浪潮中,360希望提升其搜索能力,加强技术和产品的“护城河”。根据Statcounter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,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仍占据66.52%的最大份额,而则以6.43%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,超越了腾讯的搜狗(5.01%)。周鸿祎在2023年1月时表示,2023年的主题是如何开发大型语言模型,而2024年则更注重如何利用这些LLMs。他相信AI将彻底改变全世界科技格局,而在这快速变化的时代,公司一定要与时俱进,否则就会被甩在后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