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周年“沧桑剧变”,海南从“没有红绿灯”的落后边境小岛开展成为独具优势的国际旅游岛,而海口作为省会城市,30年来产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。因变革而生、因敞开而立的海南,有着太多的乡愁回忆,那些人,那些事,那些路,那些海岛印记,虽历经白云苍狗却鲜活如初。热带播报特别策划《海南建省30年海口回忆》,让咱们从回忆里倾听新时代下的海口故事.......
“其时海南建大特区,我想看一看自己的才能,能不能在这片热土上发挥作用。”1990年,陶晓明带着一腔热血,脱离家园安徽来海南打拼。那一年他32岁,在海南做的第一份作业是事务员。
在1992年的一天,陶晓明在街上跑事务时,刚好看到一辆交警宣扬车正在宣扬交通法规。所以,一个斗胆的主意在他心中萌发——把宣扬车上的声响变成他的声响。“我一向跟在交警宣扬车后边,跟到交警队,跟交警谈我的主意,最终他们就试用我了。”陶晓明说。
从1994年起,担任交警宣扬作业的陶晓明参加兴办、掌管了多档电视栏目,海南播送电视台的《交通连万家》栏目;海口播送电视台的《椰城红绿灯》、《交通三人行》以及《老陶说交通》栏目。
二十多年来,常在路上做节目的陶晓明亲身经历了海口产生的剧变,就拿友谊广场前的大转盘的“宿世此生”来说。↓↓
老陶:本来这儿有一个交通岗亭,上面有一个遮阳顶,顶上有几个用油漆画的红绿灯。现在,这儿变得十分宽阔,总共有五条岔路口,设有20个红绿灯。
老陶:曾经的监控装的是照相机,地上有感应线,当你压到感应线的时分,感应线传到照相机上,再摄影,别的还需要定时刻去替换相机胶卷。但是,现在不一样,红外线既能立刻拍到你现场违法的相片,一起又能记载整个时刻段。
陶晓明见证了海口的路途越来越宽阔、交通设施设备越来越先进,市民的交通认识也渐渐变得高,他感到十分欣喜,也自豪万分,“我期望咱们的交通文明劝导行为能深化到每一位参加交通者的心,自觉地保护咱们城市的交通。”陶晓明说。